东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营养(硕)(090302)
一、学科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本校一个历史较长的学科。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7年已有博士生毕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已经培养出在国内植物营养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教师,在北方寒地作物营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学科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实验人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黑龙江省高校“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教育厅“新型肥料研发工程中心”、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植物营养与生长调控工程中心”和校企研发中心2个。“十二五”期间,植物营养学科主持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10项,与企业合作课题1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主持教学课题4项,获得校级精品课3项。发表教学论文10篇,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国家一级学报论文10篇。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肥料企业等相关部门。
二、培养目标
1.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的以爱国主义和团队精神为原则的德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把研究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献身农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使研究生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和施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及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沿;熟悉土壤学、作物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其它工作的能力。
3.培养身心健康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植物营养的理论与应用技术,了解植物养分在土壤中转化规律,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配规律,并通过施肥或其它营养调控措施,改善作物营养,培肥土壤,保护环境,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目的。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施肥原理与技术
研究植物营养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通过施肥,调节作物营养和土壤供肥性能,从而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同时达到保持和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环境的目的。
2.逆境植物营养
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和相应酶的变化,营养调控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机理,通过营养调控的措施达到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目的。
3.新型肥料研制与应用
缓/控释肥料研制与应用针对我国控释材料创新滞后,产品技术薄弱,质量标准空白等关键问题,面向大田作物,研制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友好、高效、价廉的新型缓/控释肥料;新型功能肥料的研究领域包括保水型多功能肥料,无公害液肥,灌溉施肥技术,除草型肥料,BB肥等。
4.施肥与土壤环境质量
针对我国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施用方式不合理的现状,以及有机肥施用量低,投入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土壤中化肥去向的研究及化肥施用对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控制和调节土壤中N、P的损失途径,降低化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对通过农业措施进入到土壤中的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确定其环境风险。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5年。
五、课程设置
校内用户可见,此处略。
六、修读要求
(一)必修环节
1.研究生必须参加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入学培训等方面的入学教育;
2.研究生积极参加学科内相关学术会议、文献查阅、撰写论文等科研活动;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导师的课题参加科研工作;
3.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活动和实践能力。
(二)学分要求
本学科研究生所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33学分,同等学力的研究生还需要完成补修课。
(三)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答辩前,至少发表1篇学校文件规定的核心期刊论文。
七、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选题
硕士生应在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选题应尽可能注重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要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核研究学位论文题目。论文开题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研究工作的开展
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导师或者以导师为主的论文小组指导下,硕士生要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总结研究结果,及时修订计划。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有计划地到校外有关实习基地进行学习、专题实习和调研或者进行协作研究。
3. 学术报告
为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硕士生教学科研能力,要求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含硕士论文)。
4. 教学实践
为了培养硕士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三年组织硕士生参加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是指导实验学习、辅导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等,总工作量不少于8学时。
5.中期考核
在硕士生学习一年半时,应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应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和选题进展等全面进行考核。可采取研究生进行全面汇报写出自我鉴定,中期考核小组考核的办法对每个研究生的德育、智育做出具体评价。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中应有一名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支部干部参加。评定按有关规定办理。
八、主要的学习参考书目及网站
校图书馆可供本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可供学生借阅的专业图书和外购数据库20余个,如“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博士、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图书馆全文电子图书”、“ 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 书生数字图书”“Springer全文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数据库。
1.主要参考书
(1)张福锁,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李春俭等译(H. Marschner著),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李春俭主编,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四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重要学术期刊:
《plant soil》、《Pedosphere》、《Field Crop Research》、《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土壤通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玉米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土壤》、《作物杂志》及其他农业大学学报。
3.主要参考网站
(1)中国土壤学会(http://www.csss.org.cn/);
(2)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http://www.cspnf.org.cn/SoisWeb2/home/index.html);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http://www.issas.ac.cn/)
(4)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http://www.caas.net.cn/jg/yzgsw/511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