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壤学(硕)(090301)
一、学科简介
土壤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校历史较长的学科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自1983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培养出100多名博士、硕士生。土壤学科于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现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省级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依托黑龙江省高校“寒地黑土利用和保护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校企共建“新型肥料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设备齐全,管理完善,资源共享。现有研究方向: 1、土壤特性与肥力; 2、土壤生物与生态; 3、土壤污染与修复; 4、土壤退化与改良; 5、土壤信息技术。其中,许景钢教授研发的“211”标志性成果土壤磷素活化剂自推广来,累计创造2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学科在生物肥、秸秆快速腐解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长足进展;近年在黑土资源保护、三江湿地开发、盐碱土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水平,并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盐碱土专项”、科技部支撑计划“湿地增汇减排”、联合国开发计划(UNDP)“黑土项目”等。
学科现有教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博士生导师1人,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近五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出版论著5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壤学高级人才。具体要求:
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良好,适应双向选择用人机制。积极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土壤科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了解所有从事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土壤学科的科研、教学和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科学论文摘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应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实际问题。
恪守科研基地,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和诚挚合作的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
三、研究方向
土壤学专业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应根据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土壤学科的新发展确定。目前主要有:
1、土壤特性与肥力; 2、土壤生物与生态; 3、土壤污染与修复; 4、土壤退化与改良; 5、土壤信息技术。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5年。
五、课程设置
校内用户可见,此处略。
六、修读要求
(一)必修环节
1.研究生须参加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入学培训等方面的入学教育;
2.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文献查阅、撰写论文等科研活动或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导师的课题参加科研工作;
3.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二)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要求为33学分。
(三)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答辩前,至少完成学校文件规定的科研成果要求。
七、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导师或以导师为主的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选题应尽可能注重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要经导师和教研室(或者指导小组)审核研究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的确定不得迟于第三学期末。论文题目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生应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导师或者以导师为主的论文小组指导下,硕士生要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实验室研究和田间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总结研究结果,及时修订计划。学校要结合学位工作,给研究生创造科研研究的需要,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有计划地到校外有关单位进行学习、专题实习和调查,或者进行协作研究。
在硕士生学习一年半时,应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应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和选题进展等全面进行考核。可采取研究生进行全面汇报写出自我鉴定,中期考核小组考核的办法对每个研究生的德育、智育做出具体评价。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中应有一名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支部干部参加。评定按有关规定办理。
八、主要的学习参考书目及网站
1. 主要参考书目
[1] 土壤改良学.吕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国耕地的基础地力与土壤改良.王蓉芳, 彭世琪,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3] 黑龙江盐渍土改良与利用. 韩贵清,周连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4] 中国土壤肥力演变,徐明岗, 梁国庆, 张夫道,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中国土壤肥力,沈善敏,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严升,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7] 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s(seventh edition).H John L. Havlin, James D. Beaton, Samuel L. Tisdale,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
[8]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Fertility Manual(second edition),J. Benton and Jones, CRC Press ,2012.
[9] Ground and Soil Improvement. Chris A. Raison. Thomas Telford Press,2004.
[10] Crops And Methods For Soil Improvement. Aliva Agee. Biblio Bazaar Press,, 2009.
[11] Reclamation And Ground Improvement.. Myint Win Bo, Victor Choa, Thomson Press, 2004.
2. 主要参考期刊
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北大版)》中与本专业有关的核心期刊。例如《土壤学报》、《土壤》、《土壤学通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3. 主要参考网站
中国土壤学会http://www.csss.org.cn/index.asp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www.issas.ac.cn/
土壤之家学术论坛http://www.soilhome.com/
科学网-地球科学http://www.sciencenet.cn/earth/
小木虫—地学论坛http://emuch.net/bbs/forumdisplay.php?fid=261